脉脉上,一位网友发帖感叹:终于知道为啥大家都考公了……
他们组突然少了两个人,起初他以为是请假了,后来才知道是被裁了。第一次见识到裁人的他,感到十分震惊:这两位同事经常加班,没想到竟会被裁。
他感慨道:真的不稳定啊,我爸就不让我搞互联网,说不稳定,我本来还不信,以为大规模裁员没有了,谁也没想到在偷偷裁啊。除了考公就没有稳定一点的行业或者公司么?
我们这一代人,从小被灌输的理念是:好好读书,考个好大学,进个好单位,最好是个铁饭碗,一生安稳。
但评论区无情地撕开了这个幻象。有人直言:“电网烟草等类似性质的垄断企业,非垄断管你国企央企,必要时候都会裁员,保不了一辈子。” 这打破了很多人对“国企=稳定”的迷信。
更有人从历史维度泼来冷水:“记住覆巢之下焉有完卵。2000年以前很多公务员都拖欠工资的。没钱了都一样,时间问题。” 甚至有人举了当下的例子:“现在好多事业单位就发点儿生活费,工资半年一发。”“美国公务员都开始无薪休假了。”
你看,没有什么是绝对坚固的堡垒。经济有周期,时代有浪潮,当风雨足够大时,没有一片瓦能保证永远不漏雨。我们拼命追求的稳定,可能只是一个基于短期观察的错觉。一位网友的评论更是犀利:“稳定是毕生所求吗?来地球转一遭就为了稳定吗?” 这句话,值得所有人深思。
02
既然没有绝对的稳定,为什么“考公”依然是大多数普通人眼中的最优解?答案很现实:这是一种在不确定性中,追求相对安全感的避险行为。
一位网友的分析一针见血:“如果不是大佬级别,普通人去互联网确实不如公务员,除非家里很穷急需搞快钱。” 对于没有显赫家世、没有逆天技能的绝大多数人来说,公务员体系提供了一套相对公平的准入规则、一份中等但按时发放的薪水、一个不受市场剧烈波动影响的保障。这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聪明选择。
然而,这条赛道也异常拥挤,且并非完美。评论区揭示了它的另一面:
门槛内在化: “走仕途关系和性格是重要因素,比企业门槛高。” 技术过硬在企业是硬通货,但在体制内,为人处世、情商性格可能更重要。
性价比之困: “我现在三线城市公务员,月薪到手6k,一天工作7小时,几乎不摸鱼,你来不?” 这是一部分人的惬意。但另一边是:“我一个亲戚公务员不干了出来干律师,原因是公务员钱太少了。” 这是另一部分人的不甘。稳定,往往是用一部分想象空间和财富上限换来的。
当你把安全感寄托于一个组织、一个单位时,你的命运就与这个平台的兴衰绑定,充满了不确定性。但当你把安全感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上——你的专业技能、你的知识体系、你的沟通能力、你解决问题的本事——你就把命运的遥控器握在了自己手里。
这份本事,才是你行走江湖、穿越周期最硬的铁饭碗。它不会因为一次裁员而贬值,也不会因为一个行业的没落而消失。它让你有底气面对变化,甚至拥抱变化。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康乾配资-股票实盘配资平台-炒股配资皆-线上配资炒股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