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乌停战谈判卡在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环节:俄罗斯突然要求中国成为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国,否则拒绝签字! 这一要求瞬间引爆西方舆论,更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场翻脸。 他公开宣称:“中国从一开始就没帮乌克兰阻止战争,还靠卖无人机帮俄罗斯打仗,绝不可能让他们当担保人! ”
这场拉锯战的背后,是俄乌双方对领土与安全的分歧已到死胡同。 俄罗斯咬定乌克兰必须承认乌东四州归属俄方,泽连斯基则坚持“割地违反宪法”。美国态度突然转向,特朗普私下向泽连斯基承诺“美国亲自担保安全”,却转头要求欧洲承担维和主力,被德国痛批“甩锅”。 而俄罗斯强拉中国“入局”,被专家解读为三重算计:借中国平衡西方势力、瓦解美欧乌联盟,甚至拖中国下水分担风险。
泽连斯基的拒绝看似迎合西方,实则暴露乌克兰的绝境:美欧的“安全保障”至今是空头支票,欧洲31国“志愿军”兵力缺口30万,特朗普更明言“不派一兵一卒”。 当战场与谈判桌双双陷入僵持,这场持续近4年的战争,正因大国博弈的私心走向更危险的深渊。
俄罗斯在谈判桌上开出的条件极其强硬。 俄方要求乌克兰军队全面撤出顿巴斯地区约6600平方公里的土地,这片区域涵盖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核心工业区,占乌克兰战前GDP的15%以上。 作为交换,俄方仅承诺归还哈尔科夫、苏梅方向的440平方公里边境地带,且要求国际社会承认2014年吞并的克里米亚主权合法化。
泽连斯基政府直接拒绝该方案,理由直指乌克兰宪法第73条“禁止割让领土”。 乌方谈判代表乌梅罗夫强调,顿巴斯是乌克兰工业命脉,失去后将导致国家经济结构性崩塌。 更关键的是,俄军目前实际控制乌东四州(顿涅茨克、卢甘斯克、扎波罗热、赫尔松)70%以上土地及克里米亚全境,总面积占乌克兰22%,远超其提案中“交换”的比例。
俄方对此寸步不让。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8月20日声明中警告:“若乌克兰拒绝领土现实,俄军将继续推进夏季攻势。 ”话音刚落,俄军三个集团军已在斯拉维扬斯克集结,并发动273架无人机空袭基辅。 战场施压的意图赤裸裸:逼乌克兰在“割地换停火”和“亡国风险”间二选一。
8月21日,俄方突然抛出新条件:同意乌克兰提出的“多国安全保障”方案,但中国必须列为担保国之一。 次日,泽连斯基火速回绝:“中国没资格当担保人! ”他给出两条理由:第一,战争爆发时中国未帮助乌克兰阻止俄罗斯;第二,中国开放民用无人机市场变相援助俄军。
这一指责迅速引发中方反驳。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8月22日记者会回应:“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光明磊落,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。 ”数据印证了这一说法:2023年中国已出台《无人机出口管制令》,对俄无人机出口仅占中俄贸易总额的1.1%(2024年数据),且均为民用型号。 相比之下,美国对俄军用芯片出口同期占比达4.7%。
特朗普在8月18日美欧乌三方会晤中,突然中断会议致电普京,并公开质疑欧洲“先停火再谈判”的立场。 此举被解读为美国对俄妥协信号。 泽连斯基随即转向对美表忠,拒绝中国参与,既是迎合西方“反俄援华”叙事,更是向特朗普递交投名状。
另一个鲜被提及的危机是泽连斯基的执政合法性。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多次质疑:“泽连斯基总统任期已于2024年5月届满,无权签署任何国家协议。 ”乌方需通过强硬外交姿态巩固国内支持,而“拒中”成为低成本的政治表演。
拉夫罗夫提出中国参与安全保障,绝非临时起意。 其战略目标直指西方阵营分化:要求中、美、英、法共同担保,打破北约对欧洲安全架构的垄断。 俄罗斯科学院研究员格里高利·叶戈罗夫分析:“莫斯科希望用联合国五常框架替代北约主导权,中国是制衡欧美的关键砝码。 ” 2025年1-7月,俄罗斯对华石油出口占其总出口量的45%,中国已成俄能源最大买家。 若中国成为担保国,俄方可借“维和成本分摊”名义要求中方扩大能源采购,缓解因西方制裁导致的财政危机。
最隐蔽的动机在于转移矛盾。 俄方提出的“维和部队进驻乌东”方案,实为高风险陷阱:一旦冲突再起,驻军可能沦为双方攻击目标。 而中国若派兵,将被迫与北约部队共同行动,中俄关系势必生变。 这种“拖中国下水”的设计,被中国学者直言是“战略套索”。
泽连斯基将赌注押在西方安全保障上,但现实极其残酷。 特朗普在8月19日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明确表态:“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派遣一兵一卒。 ”他仅承诺提供“防卫支持”,具体形式未明。 欧洲所谓的“志愿者联盟”更漏洞百出:31个成员国需维持30万轮换部队,但德、法、意已因兵力不足拒绝承诺配额。
历史教训让乌克兰人脊背发凉。 1994年《布达佩斯备忘录》中,美英俄曾共同担保乌克兰弃核后的安全,但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时,担保机制形同虚设。 如今欧洲内部再现分裂:法国总统马克龙主张派兵维和,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坚决反对,德国总理默茨只能居中调停。
更致命的隐患来自邻国虎视眈眈。 波兰2024年游说美国支持其“收回”西沃伦地区(1918年前属波兰领土);匈牙利多次宣称对乌外喀尔巴阡地区拥有主权。 这些潜在领土争端,使乌克兰即便停战后仍面临二次解体风险。
谈判僵局直接刺激战场升温。 8月23日俄军发动新一轮攻势,在顿涅茨克方向单日推进5.2公里,创下半年最大进展。 乌军总参谋部承认:“斯拉维扬斯克防线弹药缺口达40%,西方援助延迟致防御体系崩溃。 ”与此对应的是,特朗普政府暂缓了对乌6亿美元军援的国会审批程序。
俄方“以打促谈”策略愈发强硬。 5月俄乌在土耳其达成“交换1000名战俘”协议后,俄军次日即试射RS-24洲际导弹;7月第三轮谈判同意设立人道走廊,俄空军随即轰炸敖德萨港口。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直言:“战场上拿不到的,谈判桌上也别想拿到! ”
8月16日伊斯坦布尔谈判前,他宣称“只与普京直接谈”,但俄方拒绝后迅速改口“接受代表团对话”;俄军空袭基辅后,他又深夜发文称“愿在任何地点谈判”。 这种反复被俄外长拉夫罗夫讽刺为“政治真人秀”。
尽管被乌克兰官方排除在保障机制外,中国对乌实际支持远超泽连斯基表述。 2024年上半年,中国进口乌克兰农产品总值达37亿美元,占乌小麦出口总量的23%。 同期中国向乌提供4批人道物资,包括2000套应急医疗设备和8万吨粮食。
中国的外交努力持续推进。 2025年2月,中国联合巴西、印度等“全球南方国家”发布《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联合声明》,提出“三不原则”(不拱火、不谋私、不设阵营对抗)。 该文件成为联合国第ES-11/6号决议基础,获78国联署支持。
对俄罗斯,中国亦未盲目支持。 俄乌冲突爆发后,中方拒绝交付已签约的052D型驱逐舰,冻结价值12亿美元的军售合同;在俄控乌东四州归属问题上,中国始终未承认其“公投入俄”合法性。 这种平衡策略被美国Axios新闻网评价为“唯一能同时对话俄、乌及全球南方的力量”。
康乾配资-股票实盘配资平台-炒股配资皆-线上配资炒股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